|
|
一、学院简介
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宜春农学院,上世纪70年代为宜春地区农业干部立博ladbrokes官网,1985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宜春农业高等专科立博ladbrokes官网,2000年经中国教育部批准,与宜春师范高等专科立博ladbrokes官网、宜春医学高等专科立博ladbrokes官网合并组建成立宜春学院,其中原宜春农业高等专科立博ladbrokes官网的农学系、畜牧水产系、园艺系合并成为宜春学院农学院,后于2006年更名为立博ladbrokes官网。自1985年农专招生以来,“农业”的火种一脉相承,从未间断,体现了学院浓浓的农业情怀。
学院现拥有1个江西省级重点实验室(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平台(江西省高等立博ladbrokes官网硒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一级实验室:植物科学实验室(该实验室为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物科学实验室和资源与环境科学实验室。下辖25个二级实验室,主要的二级实验室有: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该实验室为宜春市重点实验室)、动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植物形态与分类实验室、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实验室、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数码互动显微系统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实验室、农畜产品加工实验室、土壤肥料实验室、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植物保护实验室、园林绘图室、园林画室、动物外科实验室、兽医药理与病理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等,共计有实验室面积36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为2700万元。同时拥有种植和养殖两个校内教学实训基地。
学院现设有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园艺、园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7个本科专业。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办学之路,以专业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两个重要抓手,提升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学院七个本科专业中,有多个专业分别进入国家或省级本科质量工程建设的项目之一。其中, 环境科学、园林专业被评为省一流学科专业,农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园艺专业入选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全校唯一);动物科学专业被教育部被批准为“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江西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园林专业为“江西省卓越农林培养计划专业”。
近年来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数量稳步增加,现有教职工115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3人,硕士学位教师34人,60%以上的教师拥有高级职称,初步形成了一支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整体素质较高、梯队结构合理的高层次教师集群,为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保障。
学院与国内知名的上百家农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三年来,合作企业在学院分别开设了“瑞鹏班”、“大北农班”、“正邦班”等,开展讲座近80余。侔熳ǔ≌衅富70多。弦瞪峁┚鸵蹈谖20000多个。企业在学院先后设立了“瑞鹏奖学金”、“正邦奖学金”、“大北农奖学金”等,为立博ladbrokes官网提供奖助学金累计达二十多万元。学院被评为大北农集团“全国十个最佳合作院校”之一。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整体良好,近年来各专业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90%以上,2020届生科院毕业生共320人,157人报名参加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人数105人,录取率达报考人数的66.9%,总录取率达毕业生总数的32.8%。近四年来,学院累计有超过200多位同学考取了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考研录取人数占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20%。同时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三支一扶和村干部的毕业生人数也呈上升势头。
经过60余年的历史积淀、薪火相传,学院扎根赣西大地办教育,立德树人、大爱育人,主动对接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江西乃至全国农业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专业介绍
1、农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农学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是开办最早的主干专业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资源雄厚,拥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是我校近60个专业中教学科研力量最强的专业之一。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博士17人,宜春市学科带头人1人,明月学者1人,明月杰青2人。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期国家产业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具备坚实的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及生物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县乡基层农业行政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行政管理、农技推广、科技服务、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或在有机绿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农业新业态及其相关领域创新创业,或在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的综合型、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当前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良好,就业途径可报考国家、